民事诉讼正在办理时能否进行刑事立案?
我有个民事诉讼案子正在办理中,最近发现对方可能涉及刑事犯罪。我就想知道,在这个民事诉讼还没结束的情况下,能不能对对方的刑事犯罪进行立案呢?我担心会有什么限制,影响对犯罪行为的追究。
展开


在民事诉讼正在办理的过程中,是有可能进行刑事立案的。 首先,我们要明确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法律程序。民事诉讼主要是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纠纷,比如合同纠纷、侵权纠纷等,目的是让当事人的民事权益得到保障和救济;而刑事诉讼则是针对犯罪行为,由国家司法机关依法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以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和法律尊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这意味着,只要有证据证明存在犯罪事实,并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无论是否正在进行民事诉讼,司法机关都应当进行刑事立案。也就是说,民事诉讼的进行并不必然阻碍刑事立案的开展。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很多“刑民交叉”的案件,即一个案件既涉及民事纠纷又涉及刑事犯罪。 不过,在“刑民交叉”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处理方式。有的时候,刑事程序可能会优先于民事诉讼,因为刑事犯罪涉及到更严重的社会危害和法律后果。例如,如果刑事诉讼的结果可能会对民事诉讼的事实认定和处理结果产生决定性影响,法院可能会先中止民事诉讼,等待刑事诉讼的结果出来后再继续审理。 总之,民事诉讼正在办理时是可以进行刑事立案的,关键在于是否满足刑事立案的条件。当遇到“刑民交叉”的情况时,要依据具体的案件情况和法律规定来处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