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车祸后肇事逃逸该怎么办?


如果出车祸后发生了肇事逃逸的情况,以下为你详细说明应对办法。 首先,对于逃逸者而言,第一时间应该做的就是主动投案自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主动投案自首是一个可以从轻处罚的情节,它体现了逃逸者对错误的认识和愿意承担责任的态度。 其次,积极配合警方的调查工作。如实陈述事故发生的经过,包括时间、地点、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形等。按照警方的要求提供相关的证据和线索,比如车辆的行车记录仪视频、事故现场的照片等。这有助于警方准确、快速地了解事故的全貌,从而做出公正的处理。 再者,要对受害者进行赔偿。赔偿包括受害者的人身损害赔偿和财产损失赔偿。人身损害赔偿可能涵盖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如果造成残疾)、死亡赔偿金(如果导致受害者死亡)等。财产损失赔偿则是对受害者车辆、财物等损失的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六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该机动车参加强制保险的,由保险人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机动车不明、该机动车未参加强制保险或者抢救费用超过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需要支付被侵权人人身伤亡的抢救、丧葬等费用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后,其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 最后,等待法律的裁决。逃逸者需要接受相应的行政处罚和可能的刑事处罚。行政处罚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如果肇事逃逸构成犯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