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遭遇家庭暴力该怎么办?


当儿童遭遇家庭暴力时,以下是一些可以采取的措施及相关法律依据: 首先,可以向相关机构寻求帮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十四条规定,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所以当儿童遭遇家庭暴力,这些机构有义务介入。例如学校老师发现学生身上有不明伤痕且怀疑是家庭暴力所致,就应向公安机关报案。 其次,公安机关的介入很关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十五条,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如果家庭暴力情节较轻,依法不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公安机关会对加害人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出具告诫书。告诫书会包括加害人的身份信息、家庭暴力的事实陈述、禁止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等内容。 再者,还可以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当事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等原因无法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其近亲属、公安机关、妇女联合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救助管理机构可以代为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可以包括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等措施。 另外,民政部门也会在必要时提供庇护救助。《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十九条规定,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依法为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法律援助。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对家庭暴力受害人缓收、减收或者免收诉讼费用。儿童在遭遇家庭暴力后,如果家庭经济困难,可通过这些途径获得法律支持。 同时,对于实施家庭暴力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可能涉及虐待罪、故意伤害罪等。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总之,儿童遭遇家庭暴力时,有多条法律途径可以维护其合法权益,社会各界也有责任共同保护儿童免受家庭暴力的侵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