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纷调解时有一方不同意调解该怎么办?
我和别人有个纠纷,现在在进行调解,可对方就是不同意调解,我也不知道这种 情况该怎么处理了。我想了解下,在法律上遇到这种有一方不同意调解的情况,接下来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纠纷调解过程中,如果有一方不同意调解,这是较为常见的情况,法律对此也有相应的处理办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纠纷调解的概念。纠纷调解是指在第三方的主持下,通过说服、劝导等方法,促使纠纷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常见的调解方式有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调解的目的是为了快速、和谐地解决纠纷,节省时间和精力。
当有一方不同意调解时,根据不同的调解场景,处理方式有所不同。如果是人民调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当事人一方明确拒绝调解的,不得调解。也就是说,此时人民调解程序终止。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解决纠纷,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行政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要是行政调解,当一方不同意调解或者调解不成时,行政机关一般会终止调解程序。当事人可以根据纠纷的性质和具体情况,通过行政复议、仲裁或者向法院起诉等途径来解决纠纷。例如,在消费者与商家的纠纷中,消费者协会进行调解,若商家不同意调解,消费者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也可以向法院起诉商家。
而司法调解通常是在诉讼过程中进行的。如果一方不同意调解,法院会尊重当事人的意愿,不再进行调解,而是继续按照诉讼程序进行审理和判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 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综上所述,当纠纷调解有一方不同意调解时,不必过于担忧,当事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合适的途径来解决纠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