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书下来后发现有虚假该怎么办?
我前段时间办理了一份公证书,拿到手之后才发现里面有些内容是虚假的。我现在特别着急,不知道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会不会对公证书的效力产生影响,也不清楚要通过什么途径去解决这个问题。
展开


当公证书下来后发现有虚假内容时,我们需要清楚一系列的处理办法和背后的法律逻辑。 首先,公证书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所出具的文书。它具有很强的证明效力,一般情况下会被法院等机构所采信。 如果发现公证书存在虚假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认为公证书有错误的,可以向出具该公证书的公证机构提出复查。公证书的内容违法或者与事实不符的,公证机构应当撤销该公证书并予以公告,该公证书自始无效;公证书有其他错误的,公证机构应当予以更正。 你可以准备好能够证明公证书内容虚假的相关证据,比如书证、物证、证人证言等,然后向出具公证书的公证机构提出书面复查申请,详细说明你认为公证书虚假的内容和理由。 如果公证机构经过复查,认为公证书确实存在内容违法或者与事实不符的情况,就会按照法律规定撤销该公证书并进行公告,此时该公证书从一开始就不具有效力。 要是公证机构拒绝复查或者复查后维持原公证书,你作为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还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四十条的规定,就该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通过法院的审理来判定公证书的效力问题。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