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赖转移财产虚假申报该怎么办?


当遇到老赖转移财产虚假申报的情况时,有多种途径可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首先,我们要明白老赖转移财产虚假申报是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等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当发现老赖转移财产虚假申报后,债权人可以向执行法院提供相关线索。法院有权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调查核实,如果查证属实老赖存在转移财产和虚假申报的行为,法院可以对其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罚款和拘留的目的是对老赖的违法行为进行惩戒,督促其如实申报财产并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此外,债权人还可以通过行使撤销权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八条规定,债务人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如果老赖通过无偿转让等方式转移财产,债权人可以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如果老赖转移财产虚假申报的行为情节严重,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债权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依法追究老赖的刑事责任。 总之,面对老赖转移财产虚假申报的情况,债权人要积极运用法律武器,通过向法院提供线索、行使撤销权、追究刑事责任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