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网络诈骗判不了缓刑?


在了解网络诈骗哪些情况下判不了缓刑之前,咱们先明确一下什么是缓刑。缓刑简单来说,就是法院对罪犯先定罪,但是暂时不执行刑罚,而是规定一个考验期,如果在这个考验期内罪犯遵守相关规定,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了适用缓刑的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这四个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那么网络诈骗在什么情况下判不了缓刑呢? 首先,如果诈骗的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就不符合缓刑的基本条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网络诈骗数额达到巨大或者特别巨大标准的,通常量刑会超过三年有期徒刑,自然就不能适用缓刑。 其次,如果犯罪分子没有悔罪表现,比如拒不退赃、拒不交代犯罪事实、继续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等,说明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仍然存在再犯罪的危险,这种情况下也很难获得缓刑。 另外,如果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会有重大不良影响,例如引起当地居民的恐慌、造成社会秩序混乱等,法院也不会轻易判处缓刑。 还有,若犯罪分子是累犯或者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根据刑法规定,是不适用缓刑的。因为累犯说明其多次犯罪,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较大;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在犯罪中起到组织、策划等关键作用,社会危害性也较为严重。 总之,网络诈骗判不了缓刑主要与犯罪情节严重程度、犯罪分子的悔罪表现、是否为累犯或首要分子以及对社区的影响等因素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