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些情况下交通事故调解会停止?
我遭遇了交通事故,现在交警说在走调解流程。我有点担心万一中间出现什么状况调解会突然停止,想知道具体在哪些情况下,交通事故调解会停止呀?我不太懂这方面的规定,希望能了解清楚,心里有个底。
展开


在交通事故处理中,存在多种情况会导致调解停止。 首先,如果在调解期间有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终止调解,并记录在案。这是因为一旦进入民事诉讼程序,纠纷的解决途径就转向了法院,调解自然就不再进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九十四条第一项明确了这种情况 。 其次,若一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调解,调解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此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也会终止调解。因为调解需要双方当事人共同参与,缺少一方,调解难以继续。这同样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九十四条第二项有所规定。 再者,要是一方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退出调解,调解也会停止。这也是基于调解要双方共同推进的原则,一方中途退出,调解无法进行下去,符合该规定第九十四条第三项的情况。 另外,如果当事人在调解申请中对检验、鉴定或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不予调解。因为这些基础认定存在争议时,调解缺乏可靠的事实依据。 还有,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那么调解也会停止,此时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这是因为调解目的就是达成协议,若无法达成,就需要寻求其他解决途径。 相关概念: 民事诉讼: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打官司”,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全体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 调解:在这里就是交通事故发生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作为中间人,组织事故双方就赔偿等问题进行协商,争取达成一致意见的活动。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是规范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交通事故的一系列流程、规则的规定,保障交通事故处理的公平、公正、有序。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