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情形可以适用缓刑,哪些情况不能适用缓刑?
我涉及一个刑事案件,现在案件到了量刑阶段,听说有缓刑这么个说法。我想了解下,在法律上哪种情形是可以适用缓刑的,又有哪些情况是绝对不能适用缓刑的呢?我很关心这个,毕竟关系到我的后续生活。
展开


缓刑,通俗来讲,就是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刑罚的制度。如果在这个考验期限内遵守了一定的条件,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要是违反了相关规定,可能就会被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比如,张三因一时冲动和人打架,造成对方轻微伤,事后张三主动赔偿对方损失并诚恳道歉,而且张三平时表现良好,没有其他违法犯罪记录,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符合缓刑条件。 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累犯是指因犯罪被判处一定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罪犯。他们再次犯罪,说明其主观恶性较大,社会危险性较高,所以不适用缓刑。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在犯罪集团中起着组织、策划、指挥的关键作用,其犯罪行为的危害性和影响性都比较大,同样也不能适用缓刑。 此外,一些犯罪性质恶劣、犯罪后果严重的情况,通常也难以适用缓刑。比如故意杀人、抢劫、强奸等严重暴力犯罪,这类犯罪对社会秩序和公民的人身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一般不符合“犯罪情节较轻”的条件,因此适用缓刑的可能性较小。总之,是否适用缓刑需要综合考虑犯罪行为的各个方面,严格依据法律规定来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