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审和抗诉哪个更难?


再审和抗诉都是法律程序中当事人寻求救济的重要途径,至于哪个更难,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再审是指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再次审理的活动。一般来说,再审程序启动的条件较为严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等多种情形。这意味着当事人需要提供充分的理由和证据来证明原判决、裁定存在错误,才有可能启动再审程序。而且再审申请需要经过法院的严格审查,只有符合法定条件的才会被受理,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再审的启动具有一定难度。 抗诉则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新审理要求的诉讼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五条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二百零七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提出抗诉。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二百零七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并报上级人民检察院备案;也可以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抗诉通常由检察机关依职权进行,检察机关有一套严格的审查机制。当事人申请检察机关抗诉,需要向检察机关提供相关材料和证据,检察机关会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检察机关要综合考虑案件的事实、证据、法律适用以及社会影响等多方面因素,只有在认为原判决、裁定确实存在错误且符合抗诉条件时,才会提出抗诉。所以抗诉的启动也并非易事。 总体而言,很难简单地说再审难还是抗诉难。两者都有严格的启动条件和审查程序。再审主要依赖当事人自行收集证据和提出申请,而抗诉更侧重于检察机关的审查和判断。具体到每个案件,哪个更难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证据状况以及法律适用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