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死不救适用哪条法律?
我在路边看到有人晕倒,情况很危急,但我没去帮忙,后来听说那人去世了。我现在很担心自己这种见死不救的行为会不会触犯法律,想知道法律上对于见死不救是怎么规定的,适用哪条法律呢?
展开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一般情况下单纯的见死不救并不构成违法犯罪。因为我国法律并没有普遍规定公民有见危施救的强制义务。不过,在特定情形下,见死不救可能会被认定为违法行为甚至犯罪行为。 从法律概念上来说,不作为犯罪是指在某些特定条件下,行为人有义务实施某种积极行为来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却没有履行该义务。这里的义务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比如警察、医生等特定职业人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他们在工作过程中遇到需要救助的情况时,有法定的救助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如果警察见死不救,就可能构成不作为的渎职犯罪。 二是职务或业务要求的义务,这和前面提到的特定职业类似,像消防员有灭火和救援的职责,如果在执行任务时对被困人员见死不救,也是违反其职务要求的。 三是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例如签订了救助合同等,就需要按照合同约定履行救助义务。 四是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当一个人的先行行为使他人的生命安全处于危险状态时,这个人就有义务采取措施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比如带未成年人去游泳,导致未成年人溺水,就有义务对其进行救助,如果见死不救,可能构成不作为犯罪。 所以,判断见死不救是否违法犯罪,关键在于行为人是否有法定的救助义务。在没有法定义务的情况下,虽然见死不救在道德上可能会受到谴责,但并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