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忽职守罪的主体具体是哪些人员呢?
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一些因工作人员失职导致公共利益受损的情况,想弄清楚是不是玩忽职守罪,关键就在于确定主体是否符合。比如某些单位出现管理混乱、决策失误等问题,想知道相关人员是否属于玩忽职守罪的主体范围,具体的界定标准是怎样的。
展开


玩忽职守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主要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通俗来讲,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国家各级机关,如各级政府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等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他们代表国家行使公权力,肩负着特定的工作职责和义务。玩忽职守罪就是指这些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从而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其中明确指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需要注意的是,在1997年刑法修订之前,玩忽职守罪主体规定为“国家工作人员”,范围相对较广。修订后明确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使得主体范围更加具体和明确。此外,一些从事公务的人员,在符合相关条件和情形下,也可能成为玩忽职守罪的主体。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