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二审法官为什么非要进行调解?
我有个民事案子到二审了,法官一直劝我们调解,可我觉得自己有理,不想调解。我就不明白,二审法官为啥非要调解啊,这调解对案子有啥好处吗?我想知道法官这么做的原因。
展开


在民事二审程序中,法官积极推动调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从法律层面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这表明调解是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和程序。在二审阶段,法官推动调解是遵循法律规定,以一种温和、协商的方式来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 其次,调解具有高效性的特点。二审程序相对一审程序而言,虽然同样遵循法定的审理期限,但如果案件进入判决程序,可能会经历较为复杂的审理流程。而调解能够简化程序,快速解决纠纷。双方当事人在法官的主持下,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避免了漫长的诉讼过程,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再者,调解有利于维护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在很多民事纠纷中,当事人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如亲属、朋友、合作伙伴等。判决可能会导致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而调解则强调双方的沟通和协商,在解决纠纷的同时,尽量修复双方的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另外,调解结果具有灵活性。判决必须严格依据法律规定和证据进行,结果相对固定。而调解可以在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当事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更能满足当事人的个性化诉求。 最后,从司法资源的角度来看,调解可以减轻法院的审判压力,使有限的司法资源能够更合理地分配到其他案件中,提高司法效率。 综上所述,民事二审法官积极推动调解是基于法律规定、高效解决纠纷、维护当事人关系、满足个性化需求以及合理利用司法资源等多方面的考虑。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