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成和解后为什么还不撤诉呢?
我和对方达成和解了,本以为事情就结束了,对方会去撤诉,结果等了一段时间,对方还是没有撤诉。我不太明白这是为什么,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原因或者法律规定导致达成和解也不撤诉呢?
展开


在法律上,达成和解与撤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行为。和解指的是双方当事人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就争议的事项达成一致的解决方案,以和平的方式解决纠纷。而撤诉则是指原告向法院提出撤回起诉的申请,终止诉讼程序。 达成和解后不撤诉,可能存在多种原因。从当事人自身角度来看,一方可能是想确保和解协议能够得到切实履行。比如,在一些涉及金钱赔偿的和解协议中,虽然双方达成了赔偿的共识,但支付方可能并没有立即支付赔偿款。为了保障自己的权益,收款方就会选择暂时不撤诉,以此给支付方一定的压力,确保其按照和解协议的约定支付款项。一旦支付方违约,收款方可以继续通过诉讼程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从法律规定方面来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也就是说,即使当事人达成了和解,原告申请撤诉也需要经过法院的审查和批准。法院会审查撤诉是否存在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等情形。如果存在这些情况,法院可能不会准许撤诉。此外,有些案件可能涉及到公共利益或者第三人的权益,即使双方当事人达成了和解,法院也可能基于维护公共利益和第三人权益的考虑,不允许原告撤诉。 另外,在某些情况下,和解协议可能存在不确定性。例如,和解协议的内容可能不够明确、具体,双方对于协议的履行方式、时间、标准等方面存在不同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可能会选择等待一段时间,观察和解协议的履行情况,再决定是否撤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