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醉驾二次取保候审还会坐牢吗?


在探讨醉驾二次取保候审是否还会坐牢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几个法律概念。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简单来说,就是在案件侦查、起诉和审判过程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通过提供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随传随到,从而暂时不被羁押。但这并不意味着案件的终结,也不代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不会被判刑坐牢。 醉驾,指的是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这里的拘役,是一种短期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并就近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坐牢’。 对于二次醉驾的情况,司法机关通常会将其视为情节较为严重的情形。因为行为人在第一次醉驾被处罚后,仍然再次实施醉驾行为,反映出其主观上对法律的漠视和对公共安全的不重视。在量刑时,法院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态度、是否造成实际危害后果等。 如果二次醉驾被取保候审,最终是否会坐牢,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犯罪情节较轻,比如没有发生交通事故,血液酒精含量相对较低,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遵守规定,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工作,并且有悔罪表现等,法院在量刑时可能会判处缓刑。缓刑意味着在一定的考验期内,如果犯罪分子遵守相关规定,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 然而,如果二次醉驾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比如发生了交通事故,导致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或者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违反规定,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等,法院很可能会判处实刑,也就是要去坐牢。 综上所述,醉驾二次取保候审后还是有坐牢的可能性的。具体结果要由司法机关根据案件的事实、证据以及相关法律规定来作出判断。所以,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一定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工作,争取从轻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