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局一定会强制执行吗?
我有个官司胜诉了,现在到了执行阶段,我把材料都交给执行局了,但是心里还是没底,不知道执行局是不是拿到材料就肯定会强制执行对方啊,想了解下执行局在什么情况下会强制执行,什么情况不会。
展开


执行局并非一定会强制执行。强制执行是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后,执行局会先进行审查。如果符合强制执行的条件,执行局才会启动强制执行程序。这里的条件主要包括:有生效的法律文书,比如判决书、裁定书等;法律文书确定的履行义务的期限已经届满;义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未履行义务;申请执行的期限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 然而,存在一些情况执行局可能不会立即强制执行或者不进行强制执行。例如,如果被执行人确实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执行局可能会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待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时再恢复执行。另外,如果当事人之间达成了执行和解协议,并且按照协议履行,执行局也不会再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此外,如果执行申请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件,执行局可能会要求申请人补充材料,甚至驳回申请。所以,执行局是否会强制执行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