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执行但执行不了,执行记录会消除吗?
我是一起案件的被执行人,法院一直执行不了我的财产。我想知道这种情况下,执行记录会不会消除啊?对我以后生活有挺大影响的,所以很关心这个问题。
展开


在司法实践中,被执行但执行不了,执行记录是否会消除需要分情况来看。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执行记录。执行记录是法院在执行案件过程中,对被执行人相关执行信息的记录,这些信息包括案件的执行进展、被执行人的财产查控情况等。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如果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符合以下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失信信息:一是被执行人已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人民法院已执行完毕的;二是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且已履行完毕的;三是申请执行人书面申请删除失信信息,人民法院审查同意的;四是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财产两次以上,未发现有可供执行财产,且申请执行人或者其他人未提供有效财产线索的;五是因审判监督或破产程序,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对失信被执行人中止执行的;六是人民法院依法裁定不予执行的;七是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终结执行的。 如果是因为被执行人确实没有财产可供执行,导致执行不了,这种情况属于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当满足一定条件,比如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财产两次以上,未发现有可供执行财产,且申请执行人或者其他人未提供有效财产线索时,执行记录中的失信信息会被删除。但这并不意味着执行案件彻底结束,一旦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可以随时恢复执行。 然而,如果被执行人是有能力执行却故意不执行,那么执行记录不会轻易消除。只有在被执行人履行了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后,执行记录才会按照规定进行相应处理。所以,被执行执行不了,执行记录是否消除要根据具体的情形,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来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