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上诉后一定会开庭审理吗?
我之前打了一场官司,一审结果我不太满意就上诉了。现在心里很没底,不知道上诉后是不是一定会开庭审理。我想了解下法律对于这方面是怎么规定的,要是不开庭的话,我的权益会不会得不到保障,所以来问问大家。
展开


在法律程序中,一审判决后当事人若不服判决结果,可以在规定的上诉期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然而,一审上诉后并非一定会开庭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这意味着,上诉案件原则上是要开庭审理的,但存在不开庭审理的例外情况。 对于不需要开庭审理的情形,主要是基于案件事实已经比较清楚,当事人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例如,在一些案件中,双方当事人在一审中已经充分举证质证,争议焦点明确,且上诉时没有新的关键证据提交,合议庭通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就能够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这种情况下就可能决定不开庭审理。 而在刑事诉讼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于下列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一)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上诉案件;(二)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上诉案件;(三)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四)其他应当开庭审理的案件。也就是说,刑事上诉案件同样不是必然开庭,只有符合上述规定情形的才应当开庭审理。 所以,无论是民事诉讼还是刑事诉讼,一审上诉后都不一定会开庭审理。当事人上诉后,应积极与法院沟通,了解案件的审理安排。即便不开庭审理,法院也会按照法定程序对案件进行审查,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