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克扣工资会坐牢吗,会判几年?


在法律层面,恶意克扣工资是否会坐牢以及判几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恶意克扣工资。恶意克扣工资指的是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扣减劳动者应得工资。这里的应得工资,是指在劳动者已提供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应当支付给劳动者的全部劳动报酬。 通常情况下,恶意克扣工资属于劳动纠纷,主要通过劳动行政部门来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也就是说,在这种一般情况下,主要是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和赔偿金,不会涉及坐牢的问题。 然而,如果恶意克扣工资的行为达到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标准,就可能会面临刑事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判断是否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关键在于是否有“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的行为,并且要达到数额较大,同时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这些条件。不同地区对于“数额较大”的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所以,如果遇到恶意克扣工资的情况,劳动者可以先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若用人单位仍不支付,且符合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条件,就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