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节轻微不批捕一般会被起诉吗


情节轻微不批捕,并不一定意味着不会被起诉,这要根据具体的案件情况来判断。 首先,咱们来说说逮捕,逮捕是一种比较严厉的强制措施,是针对那些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而且采取取保候审等措施还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时才采用的 。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进行审查后,会根据情况分别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当检察院不批准逮捕时,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犯罪嫌疑人。 从起诉角度来看,如果检察院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即便犯罪情节轻微且不批捕,依然会决定起诉,向法院提起公诉;要是检察院觉得证据不足,可能会退回补充侦查或自行侦查;而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也就是说,不批捕后,存在多种可能性。如果公安机关通过补充侦查获取了充足的证据,那么案件仍有可能重新进入公诉程序;若案件情节确实轻微,检察院综合各方面因素,宣布不起诉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总之,具体会不会起诉要综合案件证据、犯罪性质、社会危害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由检察院全面审查后来确定。 相关概念: 逮捕:是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而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 起诉:是指检察机关代表国家按照法定程序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被告人进行刑事处罚的行为。 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或者对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经过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具有《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或者经过补充侦查尚未达到起诉条件,而作出的不将案件移送人民法院进行审判的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