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导致手指甲长不出来,是否能有伤残级别?
在工作中受伤,手指甲因伤再也长不出来了,心里很担心这种情况能不能被评定伤残级别。因为这关系到后续能不能得到相应赔偿和保障,想知道具体的评定标准以及需要走哪些程序。
展开


工伤导致手指甲长不出来,是否能评定伤残级别,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不能一概而论。 首先,要明确工伤的认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等情形,应当认定为工伤。所以,只有符合工伤认定条件,才能进入后续的伤残评定程序。 其次,关于伤残级别的评定标准。依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相关规定,一般来说,如果只是单纯的手指甲长不出来,指头没有缺失且不影响手指正常功能的,可能不构成伤残等级。例如根据该标准5.10.1定级原则: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无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或者存在一般医疗依赖,无生活自理障碍,这种情况可能就不符合伤残等级评定。然而,如果手指甲长不出来的同时,还伴随着手指远端关节离断或者功能丧失等情况,则有可能评上伤残等级。比如一手指的远端手指关节离断,或者功能丧失的,按照工伤伤残评定标准来讲是可以评残的。 最后,具体的评定流程。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三条),最终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鉴定结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