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时间“病亡”能否认定为工伤?
在探讨上班时间“病亡”能否认定为工伤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先了解工伤认定的基本概念。工伤认定,简单来说,就是由相关部门根据法律法规,确定职工所受伤害或者患病是否属于工伤范围的一个过程。
对于上班时间“病亡”的情况,《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有着明确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这里有几个关键要素需要注意。一是“工作时间”,这就是职工为了完成工作任务,按照用人单位规定的上班时间段。比如正常的朝九晚五上班时间,或者单位安排的加班时间等。二是“工作岗位”,它指的是职工日常履行工作职责的具体位置或场所。像办公室职员的办公桌区域,工厂工人的生产车间岗位等。三是“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这里的“突发疾病”并没有限定具体是什么疾病,可能是心脏病、脑溢血等各类疾病。而“48小时”的起算时间,是以医疗机构的初次诊断时间作为突发疾病的起算时间。
假如满足上述条件,那么就可以视同工伤。例如,小李是一名公司职员,在上班时间,在自己的办公岗位上突然晕倒,被紧急送往医院后,经抢救40小时无效死亡,这种情况就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的规定,可认定为工伤。
不过,如果不满足这些条件,比如职工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但经过治疗超过48小时后才死亡的,通常就不能认定为工伤。例如,老张在工作时感觉身体不适,被送往医院治疗,经过50小时的抢救最终还是不幸离世,这种情况就不符合上述视同工伤的条件。
当职工在上班时间“病亡”后,其近亲属或者用人单位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当地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申请时需要提交一系列材料,包括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机构出具的死亡证明等。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收到申请后,会进行调查核实,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是否认定为工伤的决定。
总之,上班时间“病亡”能否认定为工伤,关键在于是否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规定的条件。符合条件的就能认定为工伤,职工家属可依法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不符合条件的,则不能认定为工伤。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在什么条件下会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
环境污染责任险是否是强制购买的?
无期徒刑是要一直在监狱里待着吗?
打架抢劫恐吓会怎么判刑?
出院一个月后能否做伤残鉴定?
辞退员工补偿不超过2年是否合法?
从学校转档案到当地,是否需要亲自办理?
社保缴费总体比例是多少?
科研机构资金过境合作项目是否需要交税?
醉驾无事故吊销驾照后怎么申请恢复?
企业生产经营上的责任中心有哪些?
哪些项目不允许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醉酒驾驶判刑标准是多少天?
这样的情况是否属于医疗事故?
领失业金期间 能领产检补贴吗?
协议离婚纸的时效是多长?
支付宝借条不还该怎么办?
经济犯罪案件是否归检察院侦查?
欠了银行106万会有什么后果?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