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错案是否会被追究责任?


立错案一般是会被追究责任的。下面从不同层面为你详细解释。首先,立错案涉及到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执法行为规范。从法律概念上来说,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时,需要遵循法定程序和要求,确保案件的立案准确无误。如果出现立错案的情况,这就属于违反了他们的工作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等法律都明确规定了司法人员的职责和义务。司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依法办事。如果因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导致立错案,就违反了这些法律规定。 对于立错案的责任追究方式,会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不同。如果是司法人员故意立错案,比如为了谋取私利、打击报复等不正当目的,这可能涉嫌滥用职权罪、徇私枉法罪等刑事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如果是因为重大过失导致立错案,比如没有认真审查证据、疏忽大意等,可能会受到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同时,对于因立错案给当事人造成损害的,国家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之后再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进行追偿。所以,无论是从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还是维护司法公正和法治尊严的角度,立错案通常都会被追究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