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者可以退房的10种情形是哪些?


在购房过程中,很多买房者可能会遇到各种情况,从而产生退房的想法。那么,在法律规定里,买房者可以退房的10种情形主要有以下这些: 第一种是开发商延期交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如果开发商没有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交房,并且在买房者催告后的合理期限内(一般是三个月)仍未交房,买房者就有权要求退房。打个比方,合同约定6月交房,到了9月还没交,买房者催告后,开发商又过了三个月还是没交房,这时候买房者就可以提出退房。 第二种是开发商未取得相关证件。依据《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开发商必须取得五证才能进行商品房销售。如果在买房后发现开发商没有取得这些证件,那么购房合同是无效的,买房者可以要求退房。例如开发商没有取得预售许可证就卖房,这种情况买房者就有理由退房。 第三种是开发商擅自变更设计。按照《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规定,开发商如果要变更规划、设计,应该在变更前书面通知买房者。如果没有通知或者买房者不同意变更,买房者有权要求退房。比如原本设计的房屋户型是三室两厅,结果交房时变成了两室两厅,买房者就可以提出退房。 第四种是房屋面积误差超过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当房屋实际面积与合同约定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时,买房者有权选择退房。假设合同约定房屋面积是100平方米,实际测量只有96平方米,误差比绝对值超过了3%,买房者就可以要求退房。 第五种是房屋质量不合格影响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都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对其开发建设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质量承担责任。如果房屋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影响正常居住使用,买房者可以要求退房。比如房屋出现墙体裂缝、屋顶漏水等严重影响居住的情况。 第六种是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经核验确属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的,买房者有权退房。主体结构就好比房子的骨架,如果骨架有问题,房子的安全性就无法保障,买房者当然可以退房。 第七种是购房者无法取得贷款。在购房时,很多人会选择贷款买房。如果因为开发商的原因导致购房者无法办理贷款手续,或者由于不可归责于买卖双方的原因未能订立商品房担保贷款合同并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买房者可以请求解除合同。例如开发商提供的资料不齐全,导致银行拒绝贷款。 第八种是开发商把房子抵押或出售给第三人。要是开发商在把房子卖给买房者之后,又将该房屋抵押给他人,或者卖给了第三人,买房者有权要求退房。这严重损害了买房者的权益,买房者可以依据法律要求开发商退还房款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九种是开发商虚假宣传。如果开发商在销售房屋时进行了虚假宣传,并且这些宣传内容对买房者订立合同以及房屋价格的确定有重大影响,即使这些宣传内容没有写入合同,也应当视为合同内容。如果实际情况与宣传不符,买房者可以要求退房。比如宣传说小区有大型的配套公园,结果交房后根本没有。 第十种是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自然灾害等。如果因为不可抗力导致房屋无法交付或者合同无法履行,买房者可以要求解除合同退房。比如房屋在建设过程中遭遇了严重的地震,导致房屋无法建成。 总之,买房者在遇到以上这些情形时,要及时了解自己的权利,依据相关法律规定,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