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款时会计分录是什么样的?


在财务会计中,拨款涉及到不同的情形,对应的会计分录也有所不同。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拨款情况及相应的会计分录处理。 首先是政府补助类拨款。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16 号——政府补助》规定,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企业在收到这类拨款时,应先确认为递延收益。例如,企业收到政府用于购买环保设备的拨款 100 万元,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 100 万;贷:递延收益 100 万。当企业使用这笔拨款购入设备并开始计提折旧时,按照设备的折旧进度,将递延收益分期转入当期损益。假设设备使用年限为 10 年,每年应分摊的递延收益为 10 万元,会计分录为:借:递延收益 10 万;贷:其他收益 10 万。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如果该补助是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企业在收到拨款时,先确认为递延收益。比如,企业收到政府用于补贴下一年度研发费用的拨款 50 万元,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 50 万;贷:递延收益 50 万。在确认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期间,再将递延收益计入当期损益。若该补助是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企业在收到拨款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例如,企业收到政府对已发生的市场推广费用的补助 30 万元,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 30 万;贷:其他收益 30 万。 其次是上级单位对下级单位的拨款。在企业集团内部,上级单位对下级单位的拨款,一般作为内部往来处理。如果是无偿拨款,上级单位的会计分录为:借:拨付所属资金;贷:银行存款。下级单位收到拨款时的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贷:上级拨入资金。如果是有偿拨款,即需要下级单位偿还本金和利息的,上级单位应按照金融资产的相关规定进行核算。在拨款时,上级单位的会计分录为:借:贷款;贷:银行存款。下级单位收到拨款时的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贷: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下级单位在支付利息时,上级单位的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贷:利息收入。下级单位的会计分录为:借:财务费用;贷:银行存款。 最后是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拨款。这通常属于企业内部的资金调配。例如,企业总部向某分公司拨款用于项目开发,总部的会计分录为:借:内部往来——某分公司;贷:银行存款。分公司收到拨款时的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贷:内部往来——总部。 总之,拨款时的会计分录需要根据拨款的性质、来源和用途等因素来确定。会计人员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应严格遵循相关的会计准则和法规,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