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仲裁员枉法裁判有哪些情形?

我最近遇到了仲裁的事情,感觉仲裁员的裁决不太合理。我想知道从法律角度来看,仲裁员枉法裁判一般有哪些具体情形呢?这样我能判断下自己遇到的情况是否属于枉法裁判。
展开 view-more
  • #仲裁枉法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仲裁员枉法裁判,指的是仲裁员在仲裁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出裁决的行为。以下为你详细介绍常见的情形: 第一,伪造、毁灭证据影响裁决结果。证据是仲裁裁决的重要依据,如果仲裁员通过不正当手段伪造或毁灭证据,必然会使裁决结果偏离事实。例如,在一个合同纠纷仲裁案中,仲裁员为了偏袒一方,将关键的合同条款进行篡改,这就属于伪造证据的行为,严重影响了裁决的公正性。《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规定仲裁应当根据事实,符合法律规定,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伪造、毁灭证据显然违背了这一原则。 第二,故意歪曲法律适用。法律条文的解释和适用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原则,但有些仲裁员可能会故意曲解法律,以达到偏袒一方的目的。比如,在某劳动仲裁案件中,明明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该支付经济补偿,但仲裁员却以不合理的理由认为用人单位无需支付,这就是故意歪曲法律适用的表现。 第三,收受贿赂、徇私舞弊。如果仲裁员接受了一方当事人的贿赂,或者出于私人关系等原因偏袒一方,那么在裁决时就很可能作出不公正的决定。例如,仲裁员与一方当事人有亲属关系,在仲裁过程中就可能有意无意地偏向该方。《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明确规定仲裁员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第四,违反仲裁程序。仲裁程序是保障仲裁公正的重要环节,如果仲裁员违反程序规定,也可能导致枉法裁判。比如,没有给予双方当事人充分的陈述和辩论机会,或者在仲裁过程中泄露当事人的商业秘密等。《仲裁委员会仲裁暂行规则示范文本》等相关规定对仲裁程序有明确要求,违反这些程序就可能影响裁决的公正性。 第五,隐瞒关键事实。仲裁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应该全面了解案件事实,如果故意隐瞒对一方有利的关键事实,作出的裁决也可能是不公正的。比如,在一个侵权纠纷仲裁案中,仲裁员知道侵权方有免责事由,但却故意不考虑这一事实,作出对侵权方不利的裁决。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