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争议是否属于仲裁受案范围?
我遇到了和行政机关的争议,本想着通过仲裁解决,可有人说行政争议不在仲裁受案范围内。我不太确定,想知道到底行政争议能不能通过仲裁来处理呢?我就想弄清楚这方面的法律规定。
展开


仲裁是一种通过第三方裁决来解决纠纷的方式,它的优势在于程序灵活、高效,能够节省时间和成本。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争议都可以通过仲裁来解决。而行政争议指的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因行政权力的行使而产生的纠纷。例如,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行为,公民或组织对此不服而引发的争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规定,仲裁的受案范围主要是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该法第三条明确指出,下列纠纷不能仲裁:(一)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从这一法律条文可以看出,行政争议不属于仲裁的受案范围。这是因为行政争议的双方当事人地位不平等,一方是拥有行政权力的行政机关,另一方是处于被管理地位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而仲裁的前提是双方当事人处于平等的地位,自愿将争议提交仲裁机构进行裁决。 如果遇到行政争议,当事人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的方式来解决。行政复议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申请,由行政复议机关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的活动。行政诉讼则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活动。 总之,行政争议由于其自身的性质和特点,不符合仲裁的适用条件,所以不在仲裁的受案范围之内。当事人在遇到行政争议时,应选择合适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