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开车撞伤人,父母要赔偿吗?


在探讨儿子开车撞伤人父母是否要赔偿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要明确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的一般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先由承保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人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承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予以赔偿;仍然不足或者没有投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由侵权人赔偿。这里所说的侵权人,通常就是实际驾驶机动车并造成事故的人。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儿子开车撞伤人,如果他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那么他就是这个侵权人,应该由他来承担赔偿责任。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八条规定,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儿子是成年人,并且符合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条件,那么他在法律上就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包括因交通事故导致的赔偿责任。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并没有法定的赔偿义务。 然而,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如果儿子是未成年人,那么情况就不同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在儿子是未成年人开车撞伤人的情况下,父母作为监护人,就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另外,如果父母存在过错,比如父母明知儿子没有驾驶资格却将车辆交给儿子驾驶,或者车辆存在安全隐患等情况,那么父母可能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的过错行为与事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综上所述,儿子开车撞伤人,父母是否要赔偿需要根据儿子的民事行为能力状况以及父母是否存在过错等因素来综合判断。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儿子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父母通常没有法定的赔偿义务,但在特殊情况下,父母可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