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轨后退休金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退休金并轨,通俗来讲,就是让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金计算办法变得一样了。这样做能让不同群体的养老待遇计算更公平合理。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并轨后退休金的计算方法。 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这三部分构成。 首先是基础养老金。它和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以及缴费年限有关。计算公式是:基础养老金 =(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2 × 缴费年限 × 1%。这里的“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就是当地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所有在岗职工工资的平均值。“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把自己历年缴费工资和当地平均工资对比后得出的一个数值。缴费年限就是你总共缴纳养老保险的时间。 其次是个人账户养老金。它和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以及计发月数有关。计算公式是:个人账户养老金 = 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 ÷ 计发月数。“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就是你每个月从工资里扣的养老保险钱,加上这些钱产生的利息,存起来的总数。“计发月数”是根据退休年龄定的一个数值,比如 60 岁退休,计发月数就是 139 个月。 最后是过渡性养老金。它是为了保障那些在并轨前就参加工作,但在并轨后才退休的人的利益。计算公式是:过渡性养老金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 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 × 1.2%。“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就是在养老保险实行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相结合制度之前你缴纳保险的时间。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规定,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所以,要准确算出自己的退休金,就得清楚自己的缴费情况、当地工资水平等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