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证据可以申请恢复执行吗?
之前申请了强制执行,后来因为一些原因中止执行了。现在我想恢复执行,但是关键证据找不到了。不知道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还能不能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呢?很担心因为没证据就不能恢复执行了。
展开


在探讨没有证据是否能恢复执行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恢复执行的概念。恢复执行是指在执行程序开始后,由于出现某种法定原因而暂时停止执行,待这种原因消除后,执行程序继续进行。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申请恢复执行通常需要有合理的事由以及一定的证据来支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中止执行的情形消失后,执行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依职权恢复执行。一般常见的中止执行情形包括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等。当这些情形消失,比如继承人已经确定并愿意参与执行程序等,就具备了恢复执行的基本条件。 然而,证据在恢复执行的申请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证据是证明恢复执行事由成立的关键材料。例如,如果是因为被执行人之前没有履行能力而中止执行,现在要恢复执行,就需要提供证据证明被执行人现在有了可供执行的财产,像银行账户有资金流水、名下有新购置的房产或车辆等相关证明。如果没有证据,法院很难判断恢复执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因为法院需要依据事实和证据来作出公正的裁决,没有证据支持的恢复执行申请,法院可能会以缺乏事实依据为由不予受理或者驳回申请。 不过,如果是由于客观原因暂时无法提供证据,但有合理的理由和线索表明存在可以恢复执行的情况,也可以先向法院说明情况,并积极配合法院进行调查取证。例如,知道被执行人在某公司有工资收入,但没有直接的工资发放记录,可以向法院提供该公司的名称和联系方式等线索,请求法院协助调查。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