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被判刑后能否推翻自己的口供?


当事人被判刑后是有可能推翻自己的口供的,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并且遵循相应的法律程序。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口供的概念。口供就是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向司法机关承认或者否认自己罪行的陈述。它是证据的一种,不过司法机关不会仅仅依据口供来定罪,而是会结合其他证据来综合判断。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如果当事人在被判刑后想要推翻自己的口供,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和对应的处理方式。一种情况是,当事人能够证明之前的口供是在受到刑讯逼供、威胁、引诱等非法方法下做出的。根据法律规定,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应当予以排除。如果当事人有证据证明存在这种情况,可以向法院或者检察院提出申诉,要求排除非法取得的口供。 另一种情况是,当事人发现了新的证据,这些新证据能够证明之前的口供存在错误,或者与案件的事实不符。当事人可以通过申诉程序,向法院提交新的证据,申请再审。法院在收到申诉后,会对新的证据进行审查,如果认为新的证据足以影响案件的判决结果,就可能会启动再审程序。 然而,申诉和再审的程序是比较复杂的,而且需要有充分的理由和证据。如果只是当事人单纯地想改变自己的说法,而没有合理的理由和证据支持,法院一般是不会支持的。此外,即使启动了再审程序,最终是否能够推翻原来的判决,还要看新的证据和整个案件的具体情况。所以,当事人被判刑后虽然有推翻口供的可能性,但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需要有足够的证据和合理的理由,并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来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