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偶是精神病患者是否能离婚?
我结婚后才发现配偶有精神病,现在病情还越来越严重,日常生活很多事都没法自理。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样的情况我能和他/她离婚吗?我很困惑,希望了解相关法律规定。
展开


配偶是精神病患者是可以离婚的。下面为您详细解释相关情况及法律依据。 首先,从法律层面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其中,对于一方患有精神病的情况,如果能证明因配偶患有精神病而导致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法院可以判决离婚。 其次,关于具体的判定方式。精神病患者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配偶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进行离婚登记,因为离婚登记要求双方必须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诉讼离婚。而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在其精神状态正常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也可以通过协议离婚;若无法正确表达,同样需要通过诉讼离婚。 在诉讼离婚中,需要由法定代理人代理精神病患者参加诉讼。法定代理人一般是患者的父母、成年子女等近亲属。同时,法院会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来判断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比如,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都可以作为认定夫妻感情破裂的依据。 另外,即使法院判决离婚,也会考虑到精神病患者的生活问题。另一方需要给予适当的经济帮助和安排好患者的生活,以保障患者离婚后的基本生活需求。总之,配偶是精神病患者是可以离婚的,但要遵循相应的法律程序和规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