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纠纷赔偿超过两万,医患双方能否自行协商?


在医患纠纷中,赔偿超过两万时医患双方能否自行协商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下面我们从法律角度来详细分析。 首先,我们要明确医患双方自行协商解决纠纷,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私了”,这在法律上是有一定依据的。《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三十条规定,医患双方选择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的,应当在专门场所协商,不得影响正常医疗秩序。并且,医患双方人数较多的,应当推举代表进行协商,每方代表人数不超过5人。这说明在法律层面,医患双方是有权利自行协商解决纠纷的。 然而,对于赔偿金额超过一定数额是否还能自行协商,不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规定。有些地方为了规范医疗纠纷的处理,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出台了相关政策。例如,部分地区规定,赔偿金额超过一定限额(如两万)的医疗纠纷,不建议医患双方自行协商,而是鼓励通过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第三方调解机构进行调解,或者通过诉讼等法律途径解决。这是因为赔偿金额较高的纠纷往往涉及更为复杂的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问题,通过第三方调解或诉讼可以更专业、公正地处理。 但这并不意味着超过两万就绝对不能自行协商。如果医患双方对纠纷的事实、责任认定以及赔偿金额等方面能够达成一致意见,并且愿意自行协商解决,法律也并不禁止。自行协商具有程序简便、解决问题迅速等优点,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不过,在协商过程中,双方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合法的原则,确保协商结果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 此外,无论赔偿金额多少,医患双方在自行协商时都应当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赔偿的具体金额、支付方式、时间等内容。这样可以避免日后产生新的纠纷。 综上所述,医患纠纷赔偿超过两万,医患双方在遵循相关规定和原则的前提下,是可以自行协商的。但为了保障自身权益,建议在协商过程中谨慎行事,必要时可以咨询专业律师的意见。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也可以通过其他合法途径解决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