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法院可以进行终审判决吗?
我有个官司在基层法院打,现在到了审判阶段。我不太清楚基层法院的判决效力,想问下基层法院作出的判决是不是就是最终的了,它有没有终审的权力呢?心里有点没底,希望能得到解答。
展开


在了解基层法院是否可以终审之前,我们先来解释一下“终审”这个概念。终审就是指法院对案件的最后一级审判,一旦作出终审判决,这个案件就到此结束,不能再通过普通的诉讼程序继续上诉了。 在我国的司法体系中,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条也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这意味着一般情况下,一个案件经过两级法院的审理就会终结。 基层法院通常是初审法院,也就是受理第一审案件。当基层法院对案件作出一审判决或裁定后,当事人如果对判决或裁定不服,是有权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的。一旦上诉,案件就会进入二审程序,由中级人民法院进行审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基层法院的一审判决不是终审判决。 不过,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基层法院的判决可能会成为终审判决。比如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五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金钱给付民事案件,标的额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百分之五十以下的,适用小额诉讼的程序审理,实行一审终审。此外,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审理的案件,也是实行一审终审。在这些特殊程序中,基层法院作出的判决或裁定就是终审的,当事人不能上诉。 综上所述,一般情况下基层法院的一审判决不是终审判决,但在一些特殊程序和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的案件中,基层法院可以作出终审判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