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进入司法强拆程序后,房屋补偿就没法提高了吗?


在2024年进入司法强拆程序后,房屋补偿并非绝对无法提高。下面为你详细解释。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司法强拆程序。司法强拆是指在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补偿决定的情况下,由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程序。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又不搬迁的,由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进入司法强拆程序后,如果发现房屋补偿存在不合理的情况,仍然可以尝试通过合法途径提高补偿。 一方面,可以审查征收程序的合法性。如果征收方在征收过程中存在程序违法的情况,比如没有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公告、没有对被征收房屋进行评估等,那么被征收人可以通过提起行政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一旦法院认定征收程序违法,可能会撤销原有的补偿决定,要求征收方重新作出合理的补偿决定。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主要证据不足的;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违反法定程序的;超越职权的;滥用职权的;明显不当的。 另一方面,对于房屋评估结果有异议也可以采取措施。被征收人对评估结果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评估报告之日起10日内,向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申请复核评估。对复核结果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复核结果之日起10日内,向被征收房屋所在地评估专家委员会申请鉴定。如果经过鉴定,评估结果确实存在问题,那么可以要求按照正确的评估结果来确定补偿金额。《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办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二条对此有明确规定。 此外,在司法强拆的审查过程中,法院会对征收补偿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全面审查。如果被征收人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补偿不合理,法院有可能会要求征收方进一步协商补偿事宜,从而提高补偿。 总之,即使进入了司法强拆程序,被征收人也不要轻易放弃争取合理补偿的权利,要善于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