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的资产是否可以进行分割?
我家里老人去世后留下了一些资产,有房产、存款之类的。现在几个子女都想分这些资产,但不知道从法律上来说能不能分割。我想了解下,继承的资产在法律上到底可不可以分割,有没有什么限制条件和规定呢?
展开


继承的资产通常是可以分割的。下面来详细解释一下。 继承资产分割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在被继承人去世后,将其遗留的财产按照一定的规则分配给各个继承人。当继承开始后,如果有多个继承人,他们对于遗产共同享有所有权。为了明确各自的份额,实现遗产的合理分配,就需要对继承的资产进行分割。 从法律依据方面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有相关规定。根据第一千一百三十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第一千一百五十六条规定,遗产分割应当有利于生产和生活需要,不损害遗产的效用。不宜分割的遗产,可以采取折价、适当补偿或者共有等方法处理。这意味着在分割资产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比如对于房产,如果直接分割可能影响其使用价值,那么可以通过一方获得房产,给予其他继承人相应补偿的方式来处理。 同时,如果被继承人在生前立有合法有效的遗嘱,那么继承资产的分割要按照遗嘱的内容来进行。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遗嘱中指定了如何分配资产的,就应当按照遗嘱执行。所以,继承资产一般是可以分割的,但具体的分割方式和份额要依据法律规定以及实际情况来确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