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人员可以签署居间合同吗
我是一名体制内人员,最近有个做居间业务赚报酬的机会。但我不太清楚像我这种身份能不能签居间合同,要是签了会不会有啥问题,所以想问问体制内人员到底可不可以签居间合同,签的话要注意些什么。
展开


体制内人员可以签居间合同。首先来说,《民法典》赋予了民事主体订立合同的自由,即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这就从大的原则上保障了体制内人员签订合同包括居间合同的可能性。 从居间合同本身概念来讲,《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一条规定,中介合同是中介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通俗说,就是有人想促成买卖双方等达成交易,从中获取报酬,这就涉及到居间合同。 不过体制内人员签居间合同有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方面,合同内容必须合法合规,不能违反公职人员的行为准则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纪律规定等。如果合同涉及到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或者涉及到与职务相关的敏感事项,那是绝对不允许的。比如公职人员利用手中的审批权等为交易牵线搭桥来获取居间报酬,就属于违规行为。 另一方面,如果合同内容涉及到职务相关事项,应该事先向单位报备并获得批准。同时要避免利益冲突,不能让个人的居间业务与公职所代表的公共利益产生混淆。要是自己拿不准,建议咨询法律专业人士。 此外,作为居间人,还需要遵守《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二条规定,中介人应当就有关订立合同的事项向委托人如实报告。中介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不得请求支付报酬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相关概念: 居间合同:就是中介人给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 中介人:在居间合同里,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机会或提供媒介服务以获取报酬的一方。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