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庭后到判决书下达之前是否都可以进行调解?
我有个官司已经开庭了,现在还没收到判决书。我想知道在这个阶段是不是随时都能和对方调解,还是说有时间限制或者其他条件呢?我不太懂法律程序,就怕错过调解的机会,所以想问问具体情况。
展开


在开庭后到判决书下达之前,通常是可以进行调解的。调解,简单来说,就是在法院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争议的问题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解决纠纷。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这就明确了调解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当事人自愿。只要双方都有调解的意愿,那么在诉讼的过程中,包括开庭后到判决书下达前这个阶段,都可以提出调解申请。 同时,该法第一百条也规定,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也就是说,如果双方在这个阶段达成了调解协议,法院会按照法定程序制作调解书。 不过,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可能导致无法进行调解。比如一方当事人坚决不同意调解,或者案件的性质不适合调解等。例如,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的案件,婚姻等身份关系确认案件以及其他根据案件性质不能进行调解的案件,就不适用调解。所以,一般情况下开庭后到判决书下达前能调解,但具体还得结合实际案件情况和双方意愿。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