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关于立法的说法正确的是哪些?

我对立法方面的知识不太了解,想知道在我国关于立法,有哪些说法是正确的。比如立法的主体是谁,立法要遵循什么程序,立法的权限是怎么划分的等等,希望能有专业的解答。
展开 view-more
  • #立法主体
  • #立法程序
  • #立法权限
  • #国家立法
  • #地方立法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立法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及认可法律的活动。下面为你从立法主体、立法程序和立法权限等方面来介绍关于立法的正确说法。 立法主体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此外,国务院可以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立法程序上,一般包括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审议、法律案的表决和法律的公布四个环节。提出法律案,就是由有立法提案权的机关、组织和人员,依据法定程序向有权立法的机关提出关于制定、认可、变动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提议和议事原型的专门活动。审议法律案,是指立法机关对已经列入议事日程的法律案正式进行审查和讨论。表决法律案,是指立法机关对法律案经过审议后提出的表决稿,正式表示同意或不同意的活动。法律的公布,是立法机关将获得通过的法律依法定形式公之于众(社会)的一个法定程序。 立法权限上,立法法对不同立法主体的立法权限作了明确划分。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之间有明确的权限范围。比如,有关国家主权的事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事项,只能由法律规定。而地方性法规可以就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具体规定的事项,以及属于地方性事务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作出规定。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