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班能申报个人所得税吗


刚上班是可以申报个人所得税的。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个人所得税的基本概念。个人所得税,简单来说,就是国家对个人取得的各项收入征收的一种税。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都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规定,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五)经营所得;(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七)财产租赁所得;(八)财产转让所得;(九)偶然所得。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对于刚上班的人而言,只要取得了工资、薪金所得,就属于个人所得税的应税范围。一般情况下,单位作为扣缴义务人,会在发放工资时,按照规定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同时,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1号)第六条规定,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扣缴申报。累计预扣法,是指扣缴义务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预扣预缴税款时,以纳税人在本单位截至当前月份工资、薪金所得累计收入减除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和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见附件),计算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再减除累计减免税额和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其余额为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余额为负值时,暂不退税。纳税年度终了后余额仍为负值时,由纳税人通过办理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税款多退少补。 也就是说,即使你刚上班,只要有工资收入,单位就会按照规定进行预扣预缴。而且,你还可以享受一些扣除项目,比如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这些扣除项目可以在税前扣除,减少应纳税所得额,从而少缴纳个人所得税。你可以通过个人所得税APP等渠道进行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填报,单位在预扣预缴时就会按照你填报的信息进行扣除。 此外,如果你的综合所得年收入不超过6万元且已预缴个人所得税的,在年度汇算时还可能会收到退税。所以,刚上班不仅可以申报个人所得税,而且合理申报扣除项目还可能为你节省一笔开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