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未开具发票能否作为另一方迟延付款的抗辩理由?


在商业交易中,一方未开具发票能否作为另一方迟延付款的抗辩理由,这是一个常见且关键的法律问题,需要从不同情况来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合同义务的类型。在合同关系中,义务分为主合同义务和从合同义务。主合同义务是合同中双方核心的交易目的所对应的义务,比如在货物买卖合同中,卖方交付货物、买方支付货款就是主合同义务。而从合同义务是辅助主合同义务实现的义务,开具发票通常属于从合同义务。 如果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先开发票后付款,那么这种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在这种情况下,开具发票就成为了付款的前提条件。当卖方未按照约定开具发票时,买方有权依据合同约定行使抗辩权,迟延付款不构成违约。例如,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的合同中明确规定,乙公司在交付货物后 5 个工作日内开具发票,甲公司在收到发票后的 10 个工作日内付款。若乙公司未按时开具发票,甲公司可以据此迟延付款,这是基于合同约定所赋予的权利。 然而,如果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先开发票后付款,那么开具发票作为从合同义务,通常不能对抗主合同义务的履行。《民法典》第五百二十六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应当先履行债务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在这种情况下,支付货款是买方的主合同义务,开具发票是卖方的从合同义务,二者不具有对等的牵连关系。所以,买方不能以卖方未开具发票为由,拒绝履行支付货款的主合同义务。不过,买方可以要求卖方履行开具发票的从合同义务,若卖方拒绝,买方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追究卖方的违约责任。 综上所述,一方未开具发票能否作为另一方迟延付款的抗辩理由,关键在于合同是否有明确约定。有约定的从约定,无约定的则一般不能以未开发票对抗付款义务,但可要求对方履行开票义务并追究违约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