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票没有税号是否可以报销?


在讨论普票无税号能否报销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从不同的情况来分析。首先,我们要明确几个关键的法律概念。普通发票是在购销商品、提供或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所开具和收取的收付款凭证。税号,也就是纳税人识别号,是税务部门按照国家标准为企业、公民等纳税人编制的唯一且终身不变的确认其身份的数字代码标识。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增值税发票开具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16号)规定,自2017年7月1日起,购买方为企业的,索取增值税普通发票时,应向销售方提供纳税人识别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销售方为其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时,应在“购买方纳税人识别号”栏填写购买方的纳税人识别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不得作为税收凭证用于办理涉税业务,如计税、退税、抵免等。这里所说的企业,包括公司、非公司制企业法人、企业分支机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其他企业。也就是说,如果购买方是企业,取得的普票没有填写税号,从税务合规的角度来看,这张发票不能作为有效的税收凭证,在税务申报等环节是不被认可的。 然而,在报销的实际操作中,报销不仅仅涉及税务问题,还与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有关。有些企业为了严格遵守税务规定和财务规范,可能会明确要求所有用于报销的普票都必须填写税号,否则不予报销。因为没有税号的发票可能会面临税务风险,企业为了避免潜在的税务处罚,会采取较为严格的报销审核标准。但也有一些企业,可能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上相对宽松,对于一些小额的、确实是真实发生的业务,即使普票没有税号,也可能允许报销。不过这种情况相对较少,并且企业需要承担一定的税务风险。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并非所有的普票都需要填写税号。例如,购买方为非企业性单位(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和个人消费者的,开具普票时不需要填写税号。在这些情况下,即使普票上没有税号,也是合法有效的发票,可以正常用于报销等业务。 综上所述,普票无税号能否报销不能一概而论。如果购买方是企业,从税务合规角度,无税号普票不能作为税收凭证;而在企业报销层面,取决于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对于非企业性单位和个人消费者取得的普票,无税号是正常情况,可以正常报销。在实际工作中,建议大家尽量取得符合规定的发票,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