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发票是否可以做账?
我在处理公司账务时,遇到一些费用支出没有取得发票的情况。不知道这种情况下能不能把这些费用入账做账务处理,会不会违反相关的财务和税务规定?希望了解一下具体的法律要求和处理办法。
展开


在会计处理上,没有发票是可以做账的。会计做账的目的是为了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和财务状况。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关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规定,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也就是说,只要是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即使没有取得发票,也应该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账务处理。 然而,在税务处理方面,情况有所不同。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但一般情况下,企业需要取得合法有效的凭证,如发票,来证明这些支出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如果企业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没有取得发票,那么对应的支出可能不被税务机关认可,需要进行纳税调增处理,即增加应纳税所得额,缴纳更多的企业所得税。 不过,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相关规定,对方为依法无需办理税务登记的单位或者从事小额零星经营业务的个人,其支出以税务机关代开的发票或者收款凭证及内部凭证作为税前扣除凭证,收款凭证应载明收款单位名称、个人姓名及身份证号、支出项目、收款金额等相关信息。小额零星经营业务的判断标准是个人从事应税项目经营业务的销售额不超过增值税相关政策规定的起征点。所以,在这些特殊情况下,即使没有发票,相关支出也有可能在税前扣除。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