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件工受伤能否享受工伤待遇?


在探讨计件工受伤是否可以享受工伤待遇这个问题时,我们首先要明确工伤和工伤待遇的概念。工伤,简单来说,就是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因为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或者患上的职业病。而工伤待遇则是指劳动者因工受伤或患职业病后,依法享有的一系列保障和补偿,比如医疗救治、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津贴等。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患职业病的;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从法律规定来看,并没有将计件工作为一个特殊情况排除在工伤认定范围之外。也就是说,只要计件工是在上述规定的情形下受伤,就应当被认定为工伤。例如,一名计件的服装厂工人,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为操作机器不慎被割伤手指,这显然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事故伤害,符合工伤认定条件。 当计件工被认定为工伤后,就可以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这些待遇的标准和支付方式也在《工伤保险条例》中有明确规定。比如,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对于计件工来说,原工资福利待遇应按照其受伤前一定时期内的平均工资来计算。 此外,如果经过劳动能力鉴定,计件工被评定为伤残等级,还可以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等待遇。例如,五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 综上所述,计件工只要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认定条件,就能够享受工伤待遇。这体现了我国法律对劳动者的平等保护,无论劳动者是以何种方式计酬,在遭受工伤时都能得到应有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