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能否大于法律?
我遇到个事儿,当地出台了一项政策,感觉和现有的法律规定有点冲突。我就想知道,在实际情况里,政策是不是能大于法律呢?要是政策和法律不一致,到底该听谁的呀?我特别困惑,希望能有人给我讲讲。
展开


在我国的法治体系中,政策是不能大于法律的。下面为你详细解释: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法律和政策的概念。法律是由国家立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行为规则,具有国家意志性、普遍约束力和强制性等特点。简单来说,法律是全社会都必须遵守的准则,一旦违反,就会受到相应的制裁。而政策则是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而制定的行动准则,它更侧重于对特定领域或阶段的工作进行指导和规范。 从效力层级上看,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表明,法律是治国理政的基本依据,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普遍的约束力。 当政策与法律发生冲突时,应当以法律为准。因为法律的制定和修改需要经过严格的法定程序,充分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更能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稳定发展。如果政策与法律不一致却优先适用政策,那么法律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就会受到破坏,法治社会的建设也将无从谈起。 此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政策应当与法律保持协调一致,不能违反法律的规定。如果发现政策存在与法律相抵触的情况,应当及时对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使其符合法律的要求。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