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职人员取保候审是否能被停职?
我是一名公职人员,现在处于取保候审阶段,单位这边说要给我停职。我不太清楚法律上对于这种情况是怎么规定的,想知道单位这样做合不合法,公职人员在取保候审期间到底能不能被停职呢?
展开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取保候审的概念。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简单来说,就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自己随传随到,不逃避、不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从而暂时获得人身自由的一种措施。 对于公职人员在取保候审期间能否被停职的问题,虽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必须停职,但依据相关规定,公职人员涉嫌犯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后,其岗位管理会有相应的处理方式。根据《关于公务员被采取强制措施和受行政刑事处罚工资待遇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公务员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刑事拘留、逮捕期间,停发工资待遇,按本人原基本工资的75%计发生活费,不计算工作年限。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工资待遇上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而停职也是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取的一种管理措施。 单位有权根据具体的工作性质、岗位要求等因素来决定是否停职。如果该公职人员的岗位涉及重要机密、关键业务等,继续履职可能会对工作造成不良影响或者存在安全隐患,单位是可以决定停职的。但如果岗位性质不那么敏感,且该公职人员在取保候审期间能够正常履职,单位也可以选择不停职,但通常也会对其工作进行一定的限制和监管。 总之,公职人员在取保候审期间,单位是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停职的,不过这要遵循相关的程序和规定。如果公职人员对单位的停职决定有异议,可以通过合法途径进行申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