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合法的情况下能否提起诉讼?


在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一项重要的环节,许多人会疑惑在责任认定合法的情况下是否能提起诉讼。下面为你详细解答。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性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对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作出的具体认定。它是一种行政确认行为,是交通管理部门的专业判断。 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或者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证明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或者道路交通事故证明送达之日起三日内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当事人逾期提交复核申请的,不予受理,并书面通知申请人。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对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有异议,首先可以通过复核程序来解决。 那么,在责任认定合法的情况下能否提起诉讼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在民事诉讼中仅仅是一种证据。虽然它具有较高的证明力,但并不是不可推翻的。如果当事人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该责任认定存在错误或者不合理之处,是可以在民事诉讼中向法院提出,并请求法院重新对事故责任进行划分。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在审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时,会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进行审查。如果法院认为责任认定确有问题,会根据查明的事实和证据对事故责任重新进行认定。例如,有新的证据表明事故现场勘查存在疏漏,或者责任认定适用法律错误等情况,法院是有可能不采信原责任认定的。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要想在诉讼中推翻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当事人必须承担举证责任。这就要求当事人收集充分、有效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证据可以包括事故现场的照片、视频、证人证言、鉴定意见等。只有当证据足以证明原责任认定存在错误时,法院才会重新划分责任。 综上所述,即使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合法的,当事人仍然可以在民事诉讼中对其提出质疑,并请求法院重新认定事故责任。但这需要当事人有足够的证据和合理的理由,以说服法院采信自己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