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老人赡养是否可以公证?

家里有老人需要赡养,大家商量着拟定了一份赡养协议,但是不太确定这份协议能不能去公证。想知道老人赡养公证具体是怎么回事,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公证后又有哪些好处呢?
展开 view-more
  • #老人赡养
  • #赡养公证
  • #赡养协议
  • #公证程序
  • #法律权威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老人赡养是可以公证的,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从公证的概念和作用来讲,赡养协议公证是指赡养者与被赡养者双方针对赡养事宜签订协议后,由公证机构对协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确认的非讼行为。公证后的赡养协议具有更强的法律权威性,有助于预防日后可能出现的赡养争议问题,确保协议能够得到有效执行。例如,在涉及赡养费用的支付、居住安排等具体问题上,如果有经过公证的协议,就更容易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其次,从法律依据方面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二条规定: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同时,该法第十一条规定了公证机构可以办理的公证事项,其中包括合同等,赡养协议属于合同的一种,所以可以申请公证。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赡养协议公证并非是协议生效的必备程序。也就是说,即使不进行公证,只要赡养协议的订立方式和内容符合法律规定,也是有效的,当事人应当按照协议约定履行赡养义务。并且,公证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存在一些不予办理公证的情形,比如当事人与申请公证的事项没有利害关系、申请公证的事项不真实不合法等。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