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在哪些情形下可以中止履行?

我和对方有债务关系,且我是先履行债务的一方。现在我担心一些情况出现时继续履行会让自己利益受损,所以想清楚了解具体在哪些情形下,我作为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能合法地中止履行。
展开 view-more
  • #债务履行
  • #中止履行
  • #债务纠纷
  • #商业信誉
  • #履行能力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在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存在以下情形时,可以中止履行: 首先是经营状况严重恶化。比如一家企业原本经营良好,但突然因市场突变、管理不善等原因,出现巨额亏损、大量裁员、生产停滞等情况,导致其可能无法按时偿还债务,先履行方就可以考虑中止履行。这是基于对方可能已没有足够能力履行后续债务,为保障自身权益而采取的措施,依据是《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七条第一款。 其次是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例如,债务人将公司的主要资产偷偷转移到其他关联公司或个人名下,或者通过一些隐蔽手段抽逃公司的注册资金,目的就是为了让债权人难以追讨债务。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先履行方有理由中止履行,相关依据为《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七条第二款。 再者是丧失商业信誉。比如债务人之前在商业活动中经常拖欠货款、不按时履行合同义务,被多家合作伙伴投诉或起诉,在行业内信誉扫地。这种情况下,先履行方有合理担忧对方不会按时履行债务,所以可以中止履行,此情形对应《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七条第三款。 最后是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这是一个兜底条款,比如债务人的关键生产设备突然损坏且短时间内无法修复,或者主要技术人员大量流失,导致其无法正常生产经营,从而可能无法履行债务,先履行方也可据此中止履行,依据是《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七条第四款。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