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会被批捕?
我很担心自己可能会面临被批捕的情况,但不太清楚法律上规定的被批捕条件。我想知道在哪些具体情形下,司法机关会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了解这些条件能让我心里有个底,避免不小心触碰到红线。
展开


批捕,也就是批准逮捕,是指人民检察院同意公安机关逮捕犯罪嫌疑人的请求。在我国,逮捕是一种较为严厉的强制措施,对公民的人身自由会产生重大限制,所以法律对其适用规定了严格的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首先,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这意味着如果有迹象表明犯罪嫌疑人在未被羁押的情况下,还有再次犯罪的可能性,就符合批捕条件。比如,犯罪嫌疑人有连续作案的习惯,或者在侦查过程中表现出对犯罪行为的不悔改态度等。 其次,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例如,犯罪嫌疑人参与了恐怖活动组织,或者其犯罪行为可能引发社会动荡等情况。 再者,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在司法实践中,如果犯罪嫌疑人试图销毁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或者威胁、引诱证人改变证言等,就满足了这一条件。 另外,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护相关人员的安全,也会批准逮捕。比如,犯罪嫌疑人曾经对被害人进行过言语威胁等。 最后,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如果犯罪嫌疑人有明显的自杀倾向或者试图逃避法律制裁而逃跑,同样会被批捕。 此外,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